來源: 時間:2022-11-17 14:05:40
中金網今日介紹"考古發現黃金棺槨(考古發現黃金棺材)",希望小金從網上整理的考古發現黃金棺槨(考古發現黃金棺材)對您幫助。
貴州遵義意外發現一座千年古,墓門被打開的一瞬間,在場專家就被眼前一道耀眼的光芒晃得眼睛疼。原來,棺槨的釘子是采用純金打造的,如此奢華的大手筆,就連見多識廣的專家都是第一次見到,這墓主人到底是何方神圣?感興趣的朋友別忘了點贊加關注哦!
墓地被發掘
2014年,經過政府商討,決定將貴州省的楊家湖改造成一個水庫。不過在蓄水之后,周邊的陸地就會被相繼淹沒。所以在填水之前,會派工程隊先勘測一下水庫附近有沒有什么東西。沒想到,這一探竟然探出了一座墓地。按理說這是一件非常振奮人心的事情,但是專家們卻顯得非常平靜。
原來,這座墓地是一個土坑墓,所謂土墓就是在地面挖一座大坑,把棺材放進去,之后再將土回填。這樣的下葬方式一般都是些平頭百姓,所以也并沒有什么太大的研究價值。但是本著對工作的盡職盡責,專家們還是對此墓地展開了搶救性挖掘。
在接下來的挖掘工作中,古墓的全貌也慢慢展現在了世人的面前,整個墓室分為東西兩個,根據專家推斷,這應該是一座夫妻合葬墓,盡管其占地面積不小,但是卻確實正如專家們的猜想一般,墓中除了有一些腐爛的木頭之外,其他珍貴的東西就再也沒有了,此時專家們的內心也是波瀾不驚。
但是就在這個時候,突然在一塊腐朽的木板上看到一段黃色的金屬物,在太陽的照射下顯得格外刺眼,專家們立刻認出這正是棺槨上的抓釘。這讓專家大為驚喜,這是考古專家第一次見到使用金釘的墓主人,就連之前考古的第一大富豪:海昏侯都舍不得使用金抓釘。可見這座古墓的墓主人身份不一般。
在接下來的時間里,一件件精美的金銀器以及玉器,高達40多件,這些陪葬品做工十分精美,里面的金勺,金碗真是讓在場的專家都頗為震驚。其中最精美的是一個鎏金雙魚銀洗,整體寬度約60多厘米,而文物上雕刻的這些花紋,全部都是典型的南宋時期的特征。由此專家推斷,這個墓的主人應該是南宋時期的達官顯貴。
此外還在這座墓中發現了刀器等陪葬武器,這更加為墓主人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而發掘至今都沒有出現能夠證明墓主人身份的銘文。經過翻閱很多歷史古籍他們發現,在南宋時期統治貴州的都是楊氏家族,這個家族從唐朝時期開始就是播州的世襲土司。而“吐司”顧名思義就是少數民族首領的意思。或許這個墓主人就是楊家人?
墓主人浮出水面
帶著這個疑問,專家又在古墓中發掘出的一個銀燭臺的底部發現了一個重要的線索。銀燭臺的底部可這“乙卯田都統司公用”。以這個為突破點,專家們發現這座墓的墓主人應該就是南宋播州第14世土司楊價。為什么這么說呢?都統司是官職的名字,而乙卯在文獻記載中指的就是公園1255年,正好就是楊價生活的那個年代,而“田”則是姓氏,而楊價的妻子就是田氏,所以種種一系列線索,墓主人的身份也就確定了。
要知道楊價可是一位驍勇善戰的將士,當年蒙古士兵來襲擊宋朝的時候,楊價組織了5000名精兵強將抵抗外來侵略,最終將蒙古士兵打敗,保住了宋軍,隨后又乘勝追擊,帶領士兵多次襲擊蒙古,可謂是立下了赫赫戰功。這些戰斗經歷更是讓楊價在南宋朝廷中地位步步高升,深受皇帝的喜愛,更是賞賜給他無數金銀財寶。如此有成就的一位土司,為何卻在去世之后將自己埋葬在了土坑中呢?這令專家很是費解。
驚天反轉
其實,這楊價的墓穴并不是一座土坑墓,而是一座木質墓穴。從現場清理出來的木頭碎片可以發現,這種木屑全部都是上等的金絲楠木,并且一整個墓穴中木頭的數量多到驚人,結合木頭數量和擺放位置專家發現,這種埋葬方式被稱作是“黃腸題湊”,只有身份高貴的帝王才可以使用,到后來為了彰顯皇恩,也被允許個別勛功貴戚使用。
墓穴的地界雖然頭靠龍巖山,腳踏楊家湖,依山傍水堪稱風水寶地,但是楊價沒想到的是自己的墓穴因為距離湖邊太近,而且自己的墓穴又是以金絲楠木為主,這就使得自己的墓穴在建成之后很快便坍塌腐爛,而古墓中發現的物件有很多也是極其罕見的,甚至有的是首次發現。好了,本期到此結束,別忘了留言點贊!
今日中金網關于考古發現黃金棺槨(考古發現黃金棺材)的介紹就到此。
聲明: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可直接反饋本站,我們將會作修改或刪除處理。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