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時間:2022-12-17 13:27:00
中金網今日介紹"藏金是什么黃金(藏金是真金嗎)",希望小金從網上整理的藏金是什么黃金(藏金是真金嗎)對您幫助。
砍柴發現藏金洞
山西老農上山砍柴,突然感到背后陰風陣陣,回頭發現一個藏金洞,里面滿滿當當全是金子,有些上面還刻著古字。
老農偷偷把金子運回家,做起了一夜暴富的美夢。
誰知,當他拿著兩塊金磚去兌換時,銀行卻當場報警,將老農送進了派出所。
一夜暴富沒實現,反而犯下了重罪,老農和家人頓時傻眼了。
那么,藏金洞中的金子究竟是何人藏下的?
被警方逮捕后,老農又會有怎樣的下場呢?
一夜暴富的快樂
上世紀80年代的一天,住在山西深山之中的老農楊大爺,上山砍柴時因為迷路,走到了一處不熟悉的地方,突然感到背后陰風陣陣,回頭一看,竟是一座山洞。
山洞看起來深不見底,楊大爺出于好奇,走進了山洞之中,借著昏暗的光線,看到山壁上有很多人工開鑿過的痕跡。這座山洞似乎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后來挖出來的。平白無故,為什么要在山上挖洞?楊大爺意識到這里有些不對勁,于是繼續往山洞里走。
走著走著,楊大爺突然被絆了一下,低頭一看,那東西隱約閃著金光。楊大爺將那東西挖出來,這才發現那竟然是一塊細長的金磚!
而且這樣的金磚,在山洞中不止一塊。楊大爺用手挖了一會兒,又從山洞地下挖出了為數不少的黃金長條,以及一些金質的首飾和裝飾品,雖然沾滿了泥土,但依然難掩燦燦的金光。
楊大爺一輩子都沒見過這么多黃金,守著這么多的金子,根本不知道該做什么。過了好一會兒,楊大爺才回過神來,也顧不上砍柴,趕緊揣上兩塊金磚,把剩下的再用泥土掩蓋起來,又在附近做好了記號,然后匆匆忙忙往山下跑,一邊跑還一邊做記號。
等他下山后,準備做飯的妻子一看他沒把柴火帶回來,頓時氣不打一處來,質問楊大爺是不是上山偷懶去了。楊大爺就將自己在山上的經過,一五一十告訴了妻子和兒子聽。
起先,他們不相信會有這種好事,楊大爺就把揣回來的兩塊金子拿出來。那黃澄澄的顏色,瞬間征服了他的妻子和兒子,大家都相信了楊大爺的話。
但兒子小楊還有些擔心這其實是黃銅,于是楊大爺就從金磚上敲下一點,拿去做鑒定,沒想到金店老板竟然看直了眼睛,聲稱這些黃金成色極佳,還追問楊大爺的金子從哪里來的。
楊大爺自然不會說實話,只說這是祖上傳下來的,而這也給楊大爺提了個醒。老話說“財不外露”,山洞里的金子太多了,要是被別人發現了,可就糟了。楊大爺趕忙回家,找到兒子,兩人商量好晚上偷偷把金子運回來。
等到夜深后,父子倆推著小車悄悄上山,把所有的金子都搬走了,感覺有幾十斤沉。父子倆在回家的路上喜笑顏開,似乎已經過上一夜暴富后的好日子。
然而,他們與一夜暴富之間的距離,遠比他們想象中還要遠。
美夢破碎
因為楊大爺父子是趁夜搬運的,沒有人知道他們家徒四壁的楊家,竟然藏了這么多黃金。老楊一家守著金子高興了好幾天,但隨后卻開始發愁。
這么多的金子,光看著不能用,實在太折磨人了,要怎么把它們花出去呢?
楊大爺首先想到的,是將這些金子全部熔了,但他們家沒手藝沒條件。楊大爺又想將金子送去金店打成首飾,但是轉念一想,這樣做太惹眼了,很快就會引起懷疑,而且那么多的金首飾,依舊不好存放。
楊大爺也想過要不要在自家院子挖個坑,把黃金當成傳家寶傳承下去,可他們家還欠了不少外債,妻子和兒子更傾向于把錢還上。
就在一家人感到糾結的時候,楊大爺突然想到了銀行。之前,他拿著破損的紙幣去銀行,銀行都給換成新的,那么拿著金子去換現金,應該也沒問題。
不過,全拿出去肯定不行,楊大爺決定第一次先拿兩塊金磚去試試水。第二天一早,楊大爺就揣上兩塊金磚出門了。他還不清楚,自己差點就“一去不回”。
謹慎的楊大爺專門挑了一家比較遠的銀行,一進門就告訴工作人員,他想要將金子兌換成現金。工作人員起先沒有太在意,一切如常地接待了楊大爺。而當她接過那兩塊金磚時,卻立馬察覺到不對勁。
楊大爺的金磚跟當時市面上流通的樣式不一樣,外表看起來很是粗糙,有點像是個人私自熔煉的。工作人員在檢查金條成色時,還在金條上發現了一些古字。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是盜墓分子非常猖狂的時期,經驗豐富的工作人員立刻懷疑,這兩塊金磚是非法途徑獲得的。雖然有了懷疑了,工作人員卻沒有表現出來,而是繼續跟楊大爺講解了兌換的手續,讓他安心坐著等。
楊大爺不懂這些,聽完果真坐下靜等。誰知,一段時間后,他非但沒等到工作人員送來金子兌換的巨款,反而看到幾位警察走向了自己,還說著:“請跟我們走一趟?!?/p>
究竟屬于誰?
在發現藏金洞后,楊大爺原本還抱著一夜暴富的美夢,沒想到這么快美夢就破碎了。銀行的工作人員因為懷疑楊大爺的金磚,可能是從古墓里盜出來的,于是表面穩住他,背地里卻報了警。
在派出所,楊大爺很快就將自己上山砍柴,發現藏金洞和金條的事說了出來。他還有些困惑,自己安分守己大半輩子了,怎么用金條換個錢,就能被警察找上門呢?
警方根據楊大爺的供述,先是從他家中搜出了那幾十斤黃金,又在兒子小楊的帶領下,來到楊大爺發現的藏金洞,結果在山洞石壁上,發現了一些古文,跟楊大爺金磚上的古文很像。
他們初步相信了楊大爺的供述,他應該不是盜墓,但這些黃金究竟屬于誰呢?
警方只能看出,金子和藏金洞的年歲都很久遠,但具體是哪個年代,還需要交給更專業的來判斷。于是警方便請來了當地的文物專家。
專家在看到了金磚上的古字后,也吃了一驚。他表示,金磚上的古字寫的是“柱國魏國公臣張通儒進”,這就表明,這些金子的主人名叫“張通儒”,但他究竟是誰,就連專家也不清楚。
不過,從“柱國”二字推斷,此人應該至少處于唐朝時期,而且官階不小,畢竟他還是“魏國公”,很可能是朝中重臣。專家為此翻遍了唐朝的史書古籍,這才終于發現了“張通儒”的名字。
原來,張通儒是安祿山的手下,擔任過不少重要的職位,比如說節度使。后來,安祿山稱帝,就將功勞不小的張通儒封為“魏國公”,擔任“柱國”一職。后來,安慶緒篡位,除掉了安祿山,并任命張通儒為中書令,與安守忠一起駐守長安。張通儒也是一名不錯的將領,打了不少勝仗,深受安慶緒器重。
這個反叛得來的政權沒那么安穩,在此后一段時間里,安祿山舊部人心浮動,爭來爭去,鬧得血雨腥風,雖然張通儒的地位一直很穩固,卻也受到不少人記恨。
最后,為了保護史朝清,張通儒與叛軍激戰3天3夜后,還是死于亂兵之下。
專家推測,楊大爺發現的這些金子,很可能就是在戰亂期間,張通儒擔心事情不對,為了留條后路,才悄悄讓人埋下的。
其實,作為發現者,楊大爺在將這些黃金挖出來的時候,他還是有功勞的。但是按照我國的文物保護法規定,所有未發現的地下文物,全部屬于國家。
楊大爺本以為金子是自己發現的,就該歸他一家人所有,殊不知,他已經因為知情不報而犯法了,再加上他還企圖拿著金子去換錢,已經屬于私自倒賣文物,更是罪加一等。楊大爺了解這些后,非?;炭?,并為此感到深深地后悔,再三表示他真的不知道這樣做犯法。
而警方也選擇了通情達理,考慮到楊大爺只是初犯,認錯態度良好,最后只是對他進行了批評教育,沒有更多的處罰。
而楊大爺發現的那些金子,如今已經被存放到山西博物館保管,成為一段塵封歷史的重要見證。
今日中金網關于藏金是什么黃金(藏金是真金嗎)的介紹就到此。
聲明: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可直接反饋本站,我們將會作修改或刪除處理。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