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時間:2023-04-29 09:58:01
中金網今日介紹"蒙古國倒賣黃金(蒙古國黃金產地)",希望小金從網上整理的蒙古國倒賣黃金(蒙古國黃金產地)對您幫助。
01
二連浩特,中國的正北方的一個邊境口岸城市,與蒙古國的口岸城市扎門烏德只有9公里。
過去這幾年,這里每天馬路上都停放著大量堪稱古董級的越野車嘎斯69,掛著蒙古的牌照,無一例外,他們都是來中國掃貨的,平均每天超過5000人。
每天清晨,他們從口岸通關,奔波于二連浩特的各個商場、早市、實體店,他們采購整車整車的貨物,運回蒙古賣給當地居民,所得頗豐。
蒙古國內,整體的經濟已經從2016年雪崩一樣災難中逐步恢復,當年貨幣惡性貶值58%,物價飛漲,多數家庭被血洗。
三年過去了,情形沒那么恐怖,但絕大多數人元氣大傷,購買力匱乏,更麻煩的是,他們急需的很多工業品自己也生產不了,所以,每天二連浩特的5000個倒爺,支撐起很多家庭的生活。
但2016年之前,這個國家被稱為“經濟奇跡”,就說實際GDP增速吧,2011年是17.3%,2012年是12.3%,2013年11.6%。
經歷過高增長的中國人能理解那種高歌猛進的日子有多爽。才幾年功夫,為啥差別這么大?還有很多人說“活該”?
02
蒙古曾經經歷過十年的迅猛增長,只因為......
家里有礦!
他們只需要把這些地底下的寶貝挖出來往外賣,錢多的花也花不完。
簡單說,這個國家基本是躺在礦車上睡覺,目前已發現80多種礦產資源,儲量豐富,多數品位較高。
他們的最大買家就是隔壁的中國,當時中國先是大規模的工業化,然后又大規模城鎮化,對各種礦產需求量有增無減,這給蒙古帶來了一個巨大的紅利期。
于是,蒙古的支柱產業迅速從畜牧業變成了采礦業,出口額占蒙古國外貿出口總額的80%以上,終于在2010-2012年,蒙古經濟走上了新的巔峰,當時中國已經啟動4萬億計劃,基建全面拉動了煤炭鋼鐵有色的需求,從蒙古購買的礦產總量再次暴增。
大宗商品牛市來了。
蒙古的銅、煤、黃金等礦產源源不斷地輸往中國,同時依靠豐富的礦產資源獲得了大量的外國投資,經濟發展迅猛,各種經濟指標一枝獨秀,當時很多經濟學家對未來蒙古的GDP增速預測甚至高達20%。
大家紛紛認為,這個內陸國家將成為新的迪拜。
步子太大容易扯著蛋,這話小對個人、大對國家都有點道理。
縱觀近現代史,資源輸出國都有一個陷阱在等著他:賣礦/油/氣能掙錢的階段,沒有及時轉變經濟發展的方式,沒有發展工業產業鏈,產業結構單一,競爭力缺失,導致豐富的資源最后成為一種詛咒。
從最初的美國,到俄羅斯,到委內瑞拉,到非洲諸多國家,資源輸出國陷阱的教訓歷歷在目,蒙古是又一個典型。
03
但是中國也不可能年年搞個4萬億計劃。
從2014年開始,出于對環保、產能的種種考慮,中國對于礦產資源的需求少了很多,當時全球能源價格也一落千丈,可以說幾乎所有依靠出賣資源為生的國家,都在這兩年里陷入了困境。
2015年開始,世界經濟進一步走下坡路,工業對原材料的需求大幅下降,整個大宗商品市場都萎靡不振,2016年年初甚至出現了原油盤中跌破35元成本價的現象。
蒙古的礦產出口價格當然大幅下降,采礦業利潤大幅縮水。
2016年更慘,蒙古經濟接近崩盤,貨幣大幅貶值,利率一度提高到15%,然而還是擋不住外資繼續撤離。
最慘的時候,軍隊和公務員的工資都發不出來。
當時蒙古的外匯儲備僅剩11億美元,但負債有230億美元債務,相當于蒙古當年GDP的280%,早已超過65%的警戒值數倍。
2017年初,蒙古國銀行需要償付價值5.8億美元債務,但已經拿不出錢來了。
于是他們學習日本和韓國,號召民眾捐贈幫助國家度過危機。
蒙古著名經濟學家布烏克呼烏呼吁全國捐款,他個人率先捐贈了1千萬圖格里克(約4千美元)、10匹馬以及1個金戒指。
但這顯然還不夠,他又在一場新聞發布會上宣布了慈善基金的成立,并呼吁所有蒙古國民參與捐獻,現金、黃金、珠寶、馬匹,只要值錢的都行,小到8歲,大到80,都拉到了計劃里。
眾籌還債肯定不靠譜,最終是IMF提供了“續命”的救濟包,其中由中國承擔的部分超三分之一,約合人民幣140億元。
04
其實,蒙古落到這個境地,不光全是經濟周期波動導致的,他們自己的政策也有不小的問題。
從1990年開始,蒙古推行經濟轉型,外國人肯定不愿意去他那養馬,都希望去挖礦,于是,蒙古先后頒布了涉及礦業的《蒙古國外國投資法》和《蒙古國礦產法》,給予企業相當大幅度的優惠政策規定任何國籍的法人、自然人都可以申領礦產證并可轉讓和抵押。
在這個大利好的刺激下,大批資本雪片樣涌入礦業領域。
這些人錢還沒掙到手,民怨沸騰,行走在烏蘭巴托的街頭,會見到一些私家車的車尾,貼有這樣的標語:“決不允許外國人拿走我們的資源”。
最嚴重的時期,街頭甚至出現很多戴納粹標志的年輕人。
政府中的鷹派也附和這種意見,認為這將造成蒙古國家財產的流失。于是2012年,突然出臺了《限制外國投資法》,在一些礦產領域不接受外資投資,甚至已簽訂的合同都不允許履行。
沒法干了,三年內,有85%的外國投資者撤離了蒙古。
其實早在法令頒布之前,他們就曾拿中國企業開刀。2011年的時候,中國神華中標塔本陶勒蓋煤礦(TavanTolgoi,簡稱TT礦),TT礦總價值預計超過3000億美元,是目前世界上尚未完全開發的最大露天焦煤礦之一,品質十分優良。
標是中了,然后,蒙古政府就反悔不認了。重來。
2014年,神華再度中標,但折騰來折騰去就是過不了戶,神華為此花了小兩百億修了兩條鐵路,這么一來,只能等著了,到現在,TT礦的歸屬還沒有定奪。
除此之外,蒙古政府還要收回400余家非國有礦產,全是外國企業投資勘探挖掘的,里面很多中國企業,所以他們的不滿是顯而易見的。
05
蒙古境內有倒賣礦權生意,主要手段有兩種:
●一是向蒙政府申請礦權,然后高價轉手;
●二是從私人手中購買礦權,進行勘探,補充一些資料后再高價賣出。
曾經有一個鉬礦,第一次被買下來的時候才5000萬,買主企業經過勘探補充了一些資料后賣給了另一家中資企業,價格就翻了一倍。有些礦權經過多次轉手后,價格可以增加1000倍。
蒙古政府收回礦產的做法,使得所有投資都存在不確定性,所以干脆不玩了。
但是蒙古把礦收回去也只是賣賣賣,依賴中俄日韓進口,快錢掙的太容易,誰還費勁搞什么工廠,所以蒙古和以前的俄羅斯有點類似,輕工產品、生活必須品匱乏。
而且,這種倒買倒賣的模式最大的后遺癥,就是貧富分化嚴重。
很多人對蒙古首都烏蘭巴托的印象還是大草原,其實人家很現代:
街頭也能見到各種豪車:
烏蘭巴托有300多家酒吧,另外還有迪斯科舞廳、夜總會、啤酒屋等,每晚燈火通明,主要都是礦主老板們和政府官員光顧。
但城市外的周邊區域,卻滿是生活貧苦的牧民和礦工,去過的人感慨,仿佛穿越看到了成吉思汗的子民。
底層的日子則越來越苦。
物資短缺、物價昂貴,民眾不得不尋找求新的購物渠道來保障日常生活,于是就出現了文章開頭的一幕,蒙古民眾分別使用火車和汽車兩種運輸方式,到達靠近邊境的通商口岸,采購中國商品,然后運回國。
這也帶火了緊挨著二連浩特的蒙古城市扎門烏德,這里號稱蒙古的“小香港”,進出口量占蒙古國外貿貨物運輸總進口量的80%及總出口量的35%左右。
在這里不僅可以用人民幣進行消費,還能收到中國運營商的手機信號,連電力也是中國輸送過去的。
這樣的日子他們還會持續,全球的經濟仍未見起色,航運貿易低迷,蒙古依舊靠賣礦過日子,雖然新一季的GDP增速達到了6.5%,但因為缺少更有力度的振興措施,未來依然很難。
今日中金網關于蒙古國倒賣黃金(蒙古國黃金產地)的介紹就到此。
聲明: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可直接反饋本站,我們將會作修改或刪除處理。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