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時間:2023-03-07 09:20:00
中金網今日介紹"黃金大劫案專業影評(黃金大劫案制片)",希望小金從網上整理的黃金大劫案專業影評(黃金大劫案制片)對您幫助。
“鬼才”導演寧浩,很擅長塑造小人物,從他的電影《瘋狂外星人》、《瘋狂的石頭》、《無人區》、《我和我的祖國》中就能看出來。
而且,他的電影,既不失藝術性,又有商業票房,所謂的“荒誕喜劇”,風格自成一派。
今天我要說的這部電影,是寧浩早年間的處女作《香火》。
寧浩自己出資,自己編劇、導演、攝影的一部小成本電影。
拍攝地,是寧浩的老家山西,演員也很原始,都不是專業演員,就是父老鄉親。
豆瓣評分8.2,獲東京國際電影節、香港國際電影節亞洲單元金獎。
2003年,寧浩在完成自己的第一個劇本《大鉆石》創作之后,很快寫了自己的第二個劇本《香火》,這一次,他自掏腰包,拍攝完成了《香火》。
此時的寧浩不知道要用這部電影干什么,在攝影師朋友介紹,將《香火》給香港電影節選片人看過后,受邀參加洛迦諾國際電影節,屢獲獎項。
自此,寧浩完成了電影導演的轉變。
《香火》的故事很簡單,講的是在一個在一個偏遠的小廟,里面的佛像倒了,于是廟里的和尚四處籌款修繕佛像,在經歷相關部門的拒絕,化緣善款被沒收之后,最后,無奈之下開始了招搖撞騙,在好不容易湊齊了修佛像的三千塊之后,卻被告知小廟正建在了要修建的公路的路基上,很快就要被拆除了。
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香火》真的只是講了一個有社會問題的故事嗎?
如果你細心一點,你就會發現,這個故事,遠比我們想象的要深刻得多。
追溯一下,這個故事的最開始,是因為小和尚在隆冬的時候,因為鞋子破了,在無奈之下,就把墊佛像的布抽了出來補鞋子,導致佛像倒塌。
而在結尾的時候,佛像是修好了,卻被告知廟就要被拆了。小
和尚要補鞋子是因為隆冬寒冷,是溫飽體膚之欲使然,從頭至尾因這一欲望引發的“修佛像”這一心愿始終無法達成,所以這個故事再簡化一些,其實是一個始于欲望而終于求不得的故事。
起初,和尚要建廟修佛像,是為了村里人,為了幫村里人贖罪。村子很小,有一個大大的羊圈,村民主要以養羊、殺羊為生。和尚希望把佛像修起來,順便,給自己掙條活路,“出家人,得有廟,廟里得有佛像?!毕敕ê芎唵?,也很質樸。
現在,佛像塌了,和尚先是想到了公家,他騎上自行車,到縣里找到宗教辦科長、文物辦小安,申請修廟??崎L忙著打牌,小安忙著響應上邊的精神收窗框,沒功夫理會和尚的難題,和尚被攆出來。
但是,廟還是得修,和尚找到開發廊的二表哥。
結果,二表哥只給了點生活費,反而勸他還俗,勸他在發廊里打工,娶個小媳婦過日子。
公家、朋友、親戚,和尚都找過了,沒人真正關注他的需求。
他孤零零的騎著自行車,在縣城轉了一圈,回到了村里。
這一趟,出路沒找到。
和尚沒有氣餒,繼續想辦法。
聽說廟里的窗框起碼得100多年,應該算是個文物,他就用自行車馱著,大老遠送到文物辦,想換點錢。結果,文物辦告訴他,錢得年后才能拿到。
給他2個選擇,要么大老遠把窗框馱回去,等年后再馱回來;要么暫時給他個白條,年后再來取錢。
和尚跟文物辦小安,乞求了不下四五次,想年前就拿到錢,把佛像修好,但是,沒有用,思來想去,最后,他無奈地接過了白條。
從這開始,走投無路的和尚,開始向生活低頭。
影片的靈感,來源于寧浩的一個和尚朋友。
上中專的時候,有個住學校對面的和尚,常常來他們宿舍玩。
寧浩說:總以為和尚要么像少林寺那樣,要么像唐僧那樣,沒想到一個整天在世俗世界生活的和尚,會整天和他們說如何賺錢。
寧浩覺得,這個人物挺有趣的,要不拍這個人吧。
這是一部很荒誕,很好笑的電影,有著大量的寧浩式幽默。
比如,和尚的表哥是個發廊老板,總是眼神曖昧招呼和尚“來洗頭嘛”。
然后在某個晚上,被掃黃的一鍋端了。
比如,和尚找路邊的大爺化緣,大爺都掏出100塊了,得知不立功德碑,又把錢抽走,換成了五毛。
比如,和尚到處找錢都失敗了,最后在派出所的小黑屋里遇見一群失足婦女,“小姐們”竟然慷慨相助:我們干這行的,以后會不會下油鍋?
要不我們姐妹幾個一起湊了這3000塊?
在這部電影中,每個人物都鮮活而有笑點:猥瑣、老實、糾結的和尚,尸位素餐的公務員,迷信的老百姓,坑蒙拐騙的神算,兇狠霸蠻的流氓…
笑聲過后,你會發現,這不就是真實生活里的人嗎?
有人說:最懂中國的,最懂魔幻現實的導演,就是寧浩。
拍攝于十多年前的《香火》,至今仍然是國產小成本佳作的典范。
當時的劇組非常窮困,這體現在拍攝的方方面面。
首先是主創,整個劇組就8個人,且工作人員也要客串群演的角色。
劇中沒有專業演員,主要演員都來自寧浩的中專同學。
為了最大程度地省錢,寧浩每天都要等停車場的人下班了再開車回家,因為這樣能省幾塊錢的停車費。
也正因錢少人少,《香火》拍攝期間沒有留下一張劇照,這成為了此片最大的遺憾。
寧浩后來的每部電影都緣起于一個琢磨。
拍完《無人區》后,他開始琢磨一個人從生到死的成長,于是,有了《黃金大劫案》。
這個電影我一直想講的就是你人生中有那么多磨難,跟唐僧取經一樣,這些磨難是什么?這些磨難都是你自己,都是你的欲望,你都是在戰勝自己的一些東西,然后才能得到一個真理。
不過這回寧浩沒取到經,《黃金大劫案》口碑不一,也只收下1.5億票房。
從《心花路放》開始,寧浩自己有了一個調整,我覺得我不該做一個職業導演,我還是一個作者導演。
《黃金大劫案》他是按職業導演的態度去拍的,大家并不接受,所以他用作者的態度,用他對這個世界的觀察和思考,拍了《心花路放》。
2014年9月30號,《心花路放》公映,十七天后,票房突破10億,成為中國影史第四部票房過10億的電影。最終收獲11.69億,拿下當年華語電影票房冠軍。
鐵三角合力完成大爆炸。
寧浩最大的不同,就是他對于這個時代以及這個時代折射出來的一些側面的關注,他喜歡拍些小人物的荒誕故事。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里面充滿了荒誕,他能夠很聰明地提取到,讓觀眾也能感知到,我覺得這點是他特別好的地方。
他喜歡鉆,喜歡去探尋一件事情的根本是什么,甚至在創作的時候,會提到這些東西。有的時候也挺神的,他聊著聊著就聊到這些分子、夸克,這種微小的物質,為什么它的旋轉方向和故事發生了某種必然聯系。
黃渤曾經說過,處女座的寧浩,不僅喜歡在戲里“死磕”,甚至連一個拔槍的動作都得拍上好幾遍,因為用幾秒拔出那把槍,用幾秒進入下一個鏡頭,對寧浩來說都是影響全片的大事。
在戲外,其也同樣喜歡“死磕”。
想得太多,常常對劇本討論解析到一個哲學的深度,或瘋狂鉆牛角尖,全都符合寧浩“處女座+悲觀性格”的設定。
寧浩總是打破自己,再重構自己,如同對戲里的角色一樣。
常??吹揭粋€故事,再想到另一個故事,然后把它做成自己的風格。
我更愿意用影評人黃海說的那句話來定義他:“他就像《瘋狂的石頭》里的黃渤,一個餓了那么久的人,得到了一塊面包,然后在空無一人的大馬路上跑得飛快——這就是寧浩?!?/p>
愿寧浩永遠瘋狂下去!
今日中金網關于黃金大劫案專業影評(黃金大劫案制片)的介紹就到此。
聲明: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可直接反饋本站,我們將會作修改或刪除處理。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