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時間:2023-05-04 17:34:01
中金網今日介紹"荷蘭黃金時代(荷蘭黃金時代的三架馬車)",希望小金從網上整理的荷蘭黃金時代(荷蘭黃金時代的三架馬車)對您幫助。
荷蘭所在的尼德蘭地處低地,惡劣的地理環境造就了荷蘭人勤勞堅韌、理性嚴謹的性格。自古羅馬入侵直至16世紀,這塊彈丸之地先后被法蘭克王國、查理曼帝國、神圣羅馬帝國和西班牙王國所統治。從1568年到1648年,曠日持久、整整打了八十年的獨立戰爭,表明了以荷蘭省為首的尼德蘭北方七省,奮力脫離西班牙統治的堅定決心。同時,這個"尋求獨立"的過程也刺激了當地的貿易發展,為荷蘭帶來蓬勃的經濟增長,而且從十六世紀末一直延續至十七世紀。
荷蘭歷史上,17世紀是其“黃金時代”,當時,阿姆斯特丹取代了安特衛普的地位,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貿易港口。時局的改變衍生出龐大而富裕的中產階級,健康上進、積極樂觀成為人們推崇的生活態度,世俗生活從天主教“禁欲”的陰霾下解放出來。市民階層成為這個新國家真正的主人,這種自我意識和自豪感給予他們一種表現個體生活狀態的沖動——普通人的音容笑貌、市井民情和風物景致,被藝術家悉數捕捉在畫布上,定購或收藏藝術品不再只是特權階層的專利。
可以說,荷蘭人具有“人文主義”的精神傳統——重視個體與世俗生活,這些觀念根植于荷蘭人的頭腦中,建構了17世紀荷蘭繪畫藝術的繁榮與發展。一方面,他們遵循當時歐洲占據支配趨勢的巴洛克藝術原則,如卡拉瓦喬主義、自然主義;另一方面,荷蘭畫派更貼近早期的尼德蘭畫派,在對靜物畫(Stilllife)、肖像畫(Portrait)、風景畫(Landscape)和風俗畫(GenrePainting)等題材的把握上,表現出一種獨特、質樸的現實主義藝術風格。如果說意大利的藝術巨匠們創造了古典與和諧的美,那么,荷蘭畫派則把繪畫從理想美的和諧世界回歸到了現實生活,以一種極富感染力和詩意的方式。
其中,維米爾被認為是與倫勃朗并肩的荷蘭黃金時代最偉大的畫家。相較倫勃朗創造的偏暖色調的戲劇性光線,或更早的卡拉瓦喬帶來了"明暗對照畫法”,維米爾是將光線、透視和色彩做到最和諧自然的,幾乎接近200年后才出現的攝影技法。在維米爾大都取材于日常生活場景的作品中,光線成為一種重要的構圖手段:以側光為主的自然光線,漫射進室內,產生的光暈移動與室內空間奇妙地結合在一起;微妙的光影變化表現出物體的質感、紋理與細節,帶來一種流動的、靜謐的氣氛;點彩法的運用增添了明暗、虛實的奧秘,柔和自然的色彩過渡讓畫面充滿詩意。
維米爾擅用的顏色并不復雜,如白色、檸檬黃、赭石、褐色、灰色、群青,但有限的顏料卻能賦予畫面一種明亮且層次豐富的色調。維米爾以一種接近寫實的手法,以及精妙的布局安排,在畫布上營造出一份真實與自然——不僅讓人感受到畫面,也體會到氛圍和情緒。
維米爾大多數繪畫都是有側光的室內場景,簡中寓繁,在有限的圖式中變幻出無限風景。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觀看繪畫時,觀看的是另一種再現世界的方式。攝影從繪畫而來,"Photography"的原意就是以光作畫,所謂“攝影術的發明”,指的就是使用化學材料,將投射到平面上的光影“保存”下來的技術——這種技術的發明者達蓋爾也是一位畫家。
攝影和繪畫向來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研究藝術史上的古典名家如何利用光學儀器協助繪畫產生"再現",是一個有趣的話題,而繪畫中的美學則帶給攝影師最好的啟示。幾個世紀之后,無論是倫勃朗還是維米爾,他們的那些"光源",依然在為我們發送它們特有的光芒。土生土長的荷蘭人凡德·休斯特,一定從小就耳濡目染了荷蘭畫派的這種"光影美學"。
文/熊琦
今日中金網關于荷蘭黃金時代(荷蘭黃金時代的三架馬車)的介紹就到此。
聲明: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可直接反饋本站,我們將會作修改或刪除處理。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