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時間:2023-05-10 10:55:01
中金網今日介紹"315打擊炒黃金騙局(炒黃金被騙)",希望小金從網上整理的315打擊炒黃金騙局(炒黃金被騙)對您幫助。
和訊網消息近期,在黃金投資領域源源不斷出現一大批不法之徒,為斂財精心設計黃金騙局,讓投資者防不勝防,一不小心就掉入了陷阱之中。和訊315最近收到了很多投資者針對長江金業有限公司(下稱長江金業)的投訴,稱自己在長江金業參與投資外匯炒金,結果紛紛發現受騙,目前可能面臨血本無歸的境況。
網上資料顯示,長江金業號稱是香港金銀業貿易場會員(行員編號171號),不過和訊315發現,香港金銀業貿易場官網披露的171號行員是長江(亞洲)控股有限公司(下稱長江控股)。有投資者稱長江控股曾在發布的公告中提及,長江金業是其代理公司。投資者進一步指出,長江金業其實只是一個對賭平臺。
關于香港金銀業貿易場,和訊315此前曾報道過的多家炒金黑平臺均是它的會員,香港金銀業貿易場只是行業協會,并不是政府的監管職能機構,沒有任何的監管職權。貿易場的理監事會成員全部都是各黃金公司的負責人,既是運動員又當裁判,無法保證監管的公正和透明。
和訊315以“長江金業+炒金”為關鍵詞通過搜索引擎搜索,大量長江金業詐騙的新聞充斥于各個網站,和訊315搜索長江金業以及長江控股的官網,但目前都已經無法打開。
有投資者總結出長江金業是一個標準的非法金融詐騙平臺,主要操作流程是:
1.由一群操盤手對股市進行分析;
2.逐步以股市行情不好、唱衰股市等理由將大家轉移到此非法平臺進行操作;
3.進行操作買入。買入后基本都是爆倉,從而讓大家血本無歸。
免費講解股票幫助投資實則詐騙大幕徐徐拉開
劉女士、秦女士以及葉先生三人,均是在2017年12月底被他人拉入某個炒股微信群,以“青松”為首的幾人前期以討論股票,講解股票技術為主,后話題逐漸轉向有50億操盤資金大獎的操盤比賽,借助一些所謂的比賽“摩擦”為由頭將微信群解散,再根據群內成員個人資金量的多少將其重新分組到幾個不同的“老師”戰隊下。
據秦女士介紹,“‘青松’以帶老母親去香港看病為托詞,考查了長江金業,并視頻連線了長江金業銷售經理張某,請其對長江金業進行了介紹?!痹诙喾揭T之下,劉女士等三人逐漸被帶入了國際倫敦金操作。操作過程中,三人遭遇了無法止損,服務器卡頓甚至爆倉等相似經歷,資產幾乎被一夜清零。
虧損了65萬元的秦女士對和訊315說到,“操作期間的虧損和長江金業提供的平臺服務器異常有直接關系。2018年2月1日我設置止損單價后,在到達止損位時,止損單自動消失無法止損;次日服務器卡頓,近一個半小時無法進行任何交易。長江金業所使用的交易軟件都是后臺操控的,與國際平臺數據不一致,且不同的交易者盤面顯示的收盤價都有差別?!?/p>
業內人士介紹,炒金“黑平臺”在交易軟件設計中,通過技術手段操縱價格,導致客戶頻繁交易,產生高額手續費“自肥”。金價上漲時你賣不出,虧損時系統卻幫你自動下單。
除上述情況之外,和訊315了解到,包括劉女士等三人在內的大量投資者均反映,發現自己的資金其實并沒有流入國際盤面,而是用于網上消費?!拔业娜虢鹎朗菄秾殹T谖业馁Y金到達國付寶后,國付寶就立刻將款項匯入了珠海市銳創嘉服飾有限公司、北京福生來商貿有限公司?!比~先生如是說。
而劉女士的資金則通過國付寶和九派支付,被匯入了珠海富興寶貿易有限公司、北京九購科技有限公司。巧合的是,秦女士有部分資金也被匯入了北京九購科技有限公司,其余資金一部分被國付寶匯入北京龍騰越金屬材料有限公司,另一部分被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匯入了天下支付科技有限公司,均是以消費名義匯入。
投資者的資金為何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卻轉入了北京、珠海等地的服飾公司或貿易公司,這一點不禁令人生疑。律師表示,若資金已分散轉出,對于投資者而言,收回錢款會存在一些困難,最終承擔責任的則是使用第三方支付平臺的企業或個人。
標榜“香港金銀貿易場”旗號的炒金黑平臺為何依然大行其道
早在2011年,中國人民銀行等五部委下發通知就已明確,上海黃金交易所和上海期貨交易所是經國務院批準或同意的開展黃金交易的交易所,任何地方、機構或個人均不得另設立黃金交易所(交易中心)。
業內人士表示,一些公司未經過國家主管部門批準,以境外機構代理商名義出現,擅自開展網絡炒金業務,其實就屬于地下炒金。目前內地,無論是否香港金銀業貿易場行員,都不屬于正規炒金平臺,投資者投身其中極有可能面臨巨大的風險。
和訊315發現,市場上像長江金業這樣標榜自己是香港金銀業貿易場行員,以此招徠投資者的黃金公司目前依然隨處可見,而由于“香港”二字在內地投資者中的較高信譽度,再加上“老師”前期長達一個月的“熱心”傳授投資技巧,更是降低了投資者的防備之心。
以“黃金、投資”為關鍵詞搜索,排名靠前的無一例外都是打著香港金銀業貿易場行員旗號的廣告。包括長江金業以及以往和訊315報道過的多家炒金公司在內,在各自的官網公司簡介處不乏香港金銀貿易場行員證書的展示。顯而易見的是,這些黃金公司并非上海黃金交易所或上海期貨交易所的會員單位,但受“香港”二字的吸引,一些投資者難免會掉以輕心。
以長江金業為例,一些炒金公司雖然做著內地投資者的“生意”,但卻沒有在內地開設任何辦事處,客服中心也設在香港。為了方便內地投資者咨詢,這些公司還開通了400免費熱線,讓內地投資者直接撥打免費熱線咨詢投資事宜。
有業內人士透露,這種不在內地設公司的方式讓炒金公司規避了內地法律法規所帶來的風險,“只設立一個網站招徠投資者,為內地警方執法設置了障礙,無法執辦。”正因如此,這些香港的炒金公司才會在經歷了國發〔2011〕38號文,國辦發〔2012〕37號后依然大行其道。
炒金騙局“屹立不倒”投資者盼立案更盼破案
地下炒金公司暗潮涌動,一些不法公司收取客戶高額手續費和傭金的同時,還利用資金和信息優勢,在系統中設置不利于客戶的設置,與客戶對賭贏取資金,導致絕大部分客戶虧損。從交易規則來看,像長江金業這樣的1:100的杠桿交易風險巨大,并不適用普通投資者。業內人士表示,國際金肯定需要美元結算,很多公司會代理結算,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存在對賭盤的的虛擬交易,他跟你對賭,占有很大的優勢。
香港金銀業貿易場工作人員曾對媒體公開表示,“我們有章程讓其遵守,沒有法律去規管,我們只是監管行員,行員與客戶之間的交易我們管不了。我們沒有賠償機制,也沒有賠償資金。如果行員有什么事情發生,投資者只有根據香港法律程序向他們追討,投資者的錢都不會進入金銀業貿易場,”
針對資金的走向,秦女士表示自己曾給長江金業客服、國付寶、中國銀聯等提交了投訴材料,但目前為止均未答復。據悉,秦女士、葉先生等人已經在戶籍所在地報案,基于警方認為“有犯罪事實發生”目前已立案。
央視財經官微曾發布微博,“貴金屬投資實際上是一場對賭游戲,客戶跟平臺對賭,你賺了錢那么公司就要虧錢。在這場與實力雄厚的會員公司的對賭中,勢單力薄的散戶們要想賺到錢幾乎不可能。交易所、會員、代理商層層設陷井,貴金屬投資就是一場白日夢。由于暫時缺乏明確的監管部門,很多貴金屬交易公司通過后臺操縱,來騙取投資者的錢財。”
投資市場騙局層出不窮,投資者切勿輕信“帶你躺贏”、“穩賺不賠”、“高收益低風險”等極具誘惑力的宣傳。投資是常識和實踐的綜合體,在對理財投資產品不熟悉之前,或對市場行情不了解的情況下,最好不要輕易入手。投資增值是其次,資金安全才是最重要的,黃金投資也是如此。
今日中金網關于315打擊炒黃金騙局(炒黃金被騙)的介紹就到此。
聲明: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可直接反饋本站,我們將會作修改或刪除處理。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